“宅族”4种典型心理成因 久宅易造成社交障碍
“宅族”4种典型心理成因 久宅易造成社交障碍 微微健康 发布: 00:30:00 | : 奶茶 | 查看: 次 摘要: “宅”这一亚文化起源于日本,指那些喜欢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爱好,与社会脱节的年轻人。英国广播公司曾报道称,英国18~30岁的年轻人中,约四成是“宅族”。中国“宅族”也很庞大,一项调查显示,七成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宅”,22.4%的人最长一周“宅”在家,除了吃饭就是对着电脑。 宅 这一亚文化起源于日本,指那些喜欢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爱好,与社会脱节的年轻人。英国广播公司曾报道称,英国18~30岁的年轻人中,约四成是 宅族 。中国 宅族 也很庞大,一项调查显示,七成受访者认为自己很 宅 ,22.4%的人最长一周 宅 在家,除了吃饭就是对着电脑。据权威专家介绍, 宅族 有4种典型心理成因。1.性格内向。内向者敏感、自卑,虚拟的络使他们不必担心被拒绝,反而能更轻松地与人交流;他们希望与人建立深层次的人际关系,满足情感需求,建立归属感。2.社交技能不足。有人从小没能培养起完善的社交技能,或在成长中有过社交失败的经历,并对社交产生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宁愿在家守着自己的一片小天地。3.内心迷茫。有些年轻人没目标,觉得与其在外独自拼搏,还不如在家习惯性地接受父母的照顾。有人年近不惑却一事无成,心生倦怠,感觉自卑、渺小,不愿见人。有些与儿女分离的老人,又因退休失去原有的社会支持系统,产生心理退缩。4.压力太大。工作忙、压力大的人没精力交往,并会通过减少社交来自我保护。有时甚至同事间都懒得面谈,而用络交流,这让不少人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沟通,也忘记了该如何与人亲近、相处,难以建立内心和谐所必需的亲密关系。看外面的世界久了,人们需要内观自己。短期 宅 在家里,给心灵一个安全的 房间 ,能很好地自我反省,调整身心,平复不良情绪。然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其生存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以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为前提的,希望以上对于宅的几种心理成因能大家能有所帮助。相关文章推荐继续阅读:社交恐怖症能治好吗 如何克服社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