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板疼是怎么回事?专家指出5大主因,你中招了吗?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在走路或者是坐着躺着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感觉到脚底板出现一种突然性的疼痛感,而且有的时候这种疼痛的感觉只会维持几秒钟,但有的时候就会维持比较长的时间。那么脚底板疼痛是怎么回事呢?
赶快来看看这篇文章,原来导致脚底板疼痛的原因竟然有这么多。
1、平底足,这种情况是因为足底韧带松弛,无法支撑体重的压力和走路所产生的张力,构成足弓的诸骨无法紧密链接成稳定足弓,从而发生塌陷。因为足弓塌陷,足底跖筋膜被动拉长,长年累月,完成劳损和炎症。
2、高弓足,足弓太高,足底面积变小,足跟紧张,跖筋膜也过度紧张容易疲劳,产生劳损性炎症引起酸痛胀的感觉。足底的前内侧,特别是第一跖骨头的位置受到的压力最大,脚底皮肤硬化,时而干裂,发生疼痛,足底其他受力点也因为压力过于集中而容易发生各种疼痛,走路困难。因为足弓过高,鞋子也很难找。
3、足跟脂肪垫炎,大多数发生在妇女,老年人,特别喜欢穿硬底拖鞋或者光脚,经常站着做家务的人中,足跟脂肪垫位于跟骨下方,富含脂肪组织,在双脚负荷全身重量行走时,该垫起着缓冲的作用,避免跟骨直接撞击地面,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很好吸收震荡,而老年时,脂肪及纤维水分、胶原及弹性明显下降,造成足跟垫萎缩。
4、在患有足底筋膜炎之后,会出现脚后跟的疼痛症状,就感觉有一种压痛感一样,有的时候疼痛感非常强烈,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足底筋膜炎的产生,大多是因为长期劳损导致的慢性损伤,也有可能是因为剧烈运动导致的。
5、跟骨高压症,因为压力超过足跟的负担能力,高体重的人和过多站立的人,特别穿不适合鞋子的,容易产生足跟压力过大,感觉足跟胀痛,用手捏足跟或者用手指压足跟周围,都会引起疼痛,这种情况以休息,抬高患肢,促进循环为主,压力会逐渐减小,如果确实顽固,难以缓解,可以在骨头上钻几个洞,胀痛感会很快缓解。
若是以上几种原因引起的,我们应该如何调理呢?
1.加强休息
多休息是一个缓解脚底板疼很不错的方法,在减少足部筋膜频繁磨损,受压的同时,制动休息可以给予软组织足够修复和恢复时间,体重过大的朋友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减轻自己的体重,减轻脚底板的压力和负担。
2.及时用药
可在医师指导下内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达到短期阵痛效果,同时搭配足利芙跟痛膏进行外部涂抹(泡脚后使用为佳),纯中药萃取的足利芙,本身含有川芎,伸筋草,威灵仙,桂枝,元胡索等中药成分,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拔除湿寒,抗炎止痛的作用,消除脚底板疼痛的问题。淘寶一艘便知
3.鞋子合脚
减少穿高跟鞋,薄底鞋,硬底拖鞋的次数和时间,选择底偏软的鞋子能够起到缓冲和减震作用,合适的鞋子会均匀分布足底压力,能有效降低足底筋膜的张力,减少反复牵拉对足底筋膜的伤害,让发炎处的受力减少,建议跟垫高度在2~3厘米最佳,医院进行足底扫描,根据足底压力分布特点定做鞋垫。
4.日常补钙
平日里可以多吃一些补钙食物,例如牛奶等。另外还应该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身体更好的吸收钙元素。
5.足部锻炼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平时可做一些足部锻炼动作,如脚踩按摩球,脚抓毛巾锻炼,弓步拉伸,弓步推墙,斜坡站立法,舒缓紧绷的筋膜,使筋膜更加弹性,增强肌肉、韧带的抗疲劳能力,延缓足跟部附近组织的退行性变;
综上所述,可能很多人都出现过脚底板疼痛的现象,建议大家在出现这种现象之后,不要不当回事,应当加以重视,不然可能疼痛感可能会不断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