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穿高跟鞋、总是负重走路、或者上了年纪,很容易脚后跟疼。
很多人觉得骨刺是主要原因,然后纷纷上网搜索……
脚后跟为什么会长骨刺?
多走路能把骨刺磨掉吗?
我也长了,该怎么办?
接下来的科普,送给每个脚后跟疼的人。
脚后跟疼又称“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尤以女性为多见。那么,什么是脚后跟疼?为什么会脚后跟会疼?
什么是脚后跟疼?
脚后跟痛又称“足跟痛”,疼痛部位多为足跟一侧或两侧,不红不肿。常表现为早晨起床落地的第一、二步最痛,走几步后便可逐渐缓解。
为什么会脚后跟疼?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除此之外,跟骨骨刺、足底跖腱膜炎以及足底脂肪垫萎缩也可引起足跟痛,如果是非病理性的足跟痛,建议采用中药方治疗,不损伤皮肤、且无*副作用。
中医五大验方让你告别”足跟痛“!
中药泡洗方组成: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寻骨草、桃仁、当归、白芥子、牛膝、皂角刺、没药、玄胡、红花各30克。
用法:
上药纱布包裹。用水毫升浸泡30分钟,上火煮开,改用小火10分钟。
取出药包,用药水趁热浸泡足部,早中晚各1次。用后药包和药水均保留可反复加热后使用2~3天,再次使用时将药包放入,适量加水,以前法再次煎煮。
(本药方因人而异,具体治疗方法应面诊听从医生意见)
食疗方组成:鸡肉50克,羊肉50克,淫羊藿9克,枸杞子15克,黑豆60克,红枣5枚。
用法:鸡羊肉洗净切块,与其他药物放入陶瓷锅、内,加清水适量,小火煮2小时,至鸡、羊肉烂熟为度,调味即可。
上药分为两天食用,每日早晚各1次。此方对伴有糖尿病者尤宜。
(本药方因人而异,具体治疗方法应面诊听从医生意见)
醋盐泡洗方组成:陈醋毫升,食盐克。
用法:将醋和盐混合,加水至60℃(注:糖尿病患者可由家人代试或用体温计测水温,避免烫伤)。趁温热浸泡患脚,水凉为止。每日1~2次,1周为1个疗程。
(本药方因人而异,具体治疗方法应面诊听从医生意见)
药垫方组成:白芷、制草乌、防风各克,冰片0.5克。用法:将上药分别研细末,混匀。
用布做成与足部大小相应的布袋,将上药分成两份,分别装入布袋内,缝好封口,制成药垫。把药垫放入鞋底后部,每周更换1次。
除了以上4个治脚跟痛的方法外,还要尽量避免穿薄底布鞋,脚跟痛的时候可在足跟部用厚的软垫保护,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另外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可以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本药方因人而异,具体治疗方法应面诊听从医生意见)
针药并用将传统针灸治疗的点、线的治疗线路扩展到面,可透到各层软组织对肌、筋膜、血管、神经束受卡压松解,剥离组织粘连,消肿止痛,缓解神经根压力,扩张血管,增加病灶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疼痛物质的代谢。同时结合中医温经通络、温阳散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从而达到修复受伤的软组织作用。
注:图文均来源于网络,无法联系到版权持有者。如有侵权,请与后台联系,做删除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