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身有千千结怎样预防筋结
TUhjnbcbe - 2020/11/10 11:22:00

经常听人说,自己越老身体越萎缩了,年轻的时候1米8,到老了就只有1米7了,而且人一老就会弯腰驼背。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作“筋缩”。筋缩就是筋的伸缩范围减小了,原来能拉一米长的筋现在只能拉至半米了。筋缩的原因,从病理上看,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有老百姓所说的“筋疙瘩”形成。这种“筋疙瘩”中医称作“筋结”。“身有千千结”,这千千结就是我们身上的筋结。

1.筋缩、筋结

中医所讲的筋,范围比较广,主要是指联系带动骨关节运动的组织,如肌筋膜、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经络系统中有十二筋经,多起于四肢、爪甲之间,终于头面,内行于胸腹空廓,但不入于脏腑。

中医说的筋结并不是说肌肉、韧带打结了。从病理上看,筋结指的是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严重的会出现萎缩。触摸有筋结的部位,会感觉紧张、僵硬、痉挛、肿胀,会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压痛明显;从功能上看,筋结会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转头受限、弯腰困难、抬腿弯膝不如从前。筋结压迫神经造成疼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筋脉失养,麻木抽搐,以及内科疾病等一系列病症。

手麻是中老年人特别常见的一个问题,而且手麻和筋结确实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说手麻的原因,常见的有两个,一种是上肢神经卡压,一种就是颈椎病,最常见的原因还是颈椎病。气虚则麻,血虚则木,局部的压迫是造成气血不通的关键原因,颈椎的稳定和功能的健全取决于颈部韧带的稳固和肌肉的强健。颈椎病早期时的真正病因应该是颈肌的劳损和痉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形成了“筋结”,压迫血管、神经,进而成关节失稳。怎么判断自己的手麻是否由颈椎病引起呢?

专家提示,可以做臂丛牵拉试验:一个人托患者侧头部,一手握患者侧上肢,将其外展90°,两手同时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加重者可初步确诊为颈椎病。

在确定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手麻之后,可以在颈根部和肩胛骨内上角寻找筋结。

在相应的部位按压,如果出现手麻加重的情况,就可以确定引起手麻的筋结部位所在了。

除了局部筋结的调理之外,还可以做一个整体的颈部抻筋。

引起手麻的原因很多,中风也可以引起手麻,怎么判断手麻是不是中风引起的呢?

大家要注意“不用”这两个字,意思是“不中用”。也就是我们的手不好使了,麻木的同时无力,连只笔都拿不起来,这是中风手麻的一个最显著特征。

中风也会手麻,中风的手麻是整个手都麻,而且不会单独出现这一个症状,常和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面瘫等症状同时出现。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果患者平时又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时,更应该多加注意,警惕中风的发生。

十二经筋很多都经过了头面,头面也可以抻筋,而且还能缓解脏腑的疾病。五脏出了问题,首先会在五官上表现出来,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也会在五官上通过各种表情表现出来,而表情主要由五官的多种肌肉来完成,所以五脏的功能强弱也能通过五官来判断,五脏的问题也能通过五官抻筋来缓解。

耳为肾之官,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通过观察听力的变化和耳廓的饱满润泽程度,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我们在耳朵上抻筋可以起到固肾调心、交通心肾的作用。

“肝开窍于目”,是说肝的精气通于目,肝脏的经路又上联目系,而目的视力,要靠肝血的濡养。《内经》说“肝受血而能视”,古人有“泪为肝液”之说,肝和则能辨五色,肝功能正常则目光有神,视物清楚明亮。如肝功能受损,也可以反映在目的病变上。

眼睛抻筋主要有两个动作:点风池、握拳怒目

日常生活中有人经常会出现口误,这也预示健康问题,这是心气不足的一个表现。心气虚,思维表达上就会出现问题,舌头不听使唤,出现错语。

有时会不经意地咬舌头,这可不是因为馋肉了。咬不同的位置表示相应的脏器气血不足。

通过口唇部的抻筋动作,可以使我们的嘴皮子更利落,同时对肝胆、心、胃起到滋养的作用。

2.筋结、背肌筋膜炎、腰部俞穴、腰三横突筋结

按摩是一种绿色的自然疗法,生活中我们自己或家人有了病痛都会自己在家拿一拿、捏一捏,有一种很特殊的按摩方法——蹭树。去公园晨练时,我们发现就有不少人也在蹭树,听说蹭树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可以舒筋活络,有益健康,是不是蹭树真有那么多的好处呢?

蹭树与我们要讲的筋结,是有很大关系的。人的每块肌肉、每条韧带都有固定的走向,由于受寒、外伤、长期的不良姿势等,都会形成我们所说的“筋结”。筋结会导致很多腰背疾病,例如:背肌筋膜炎。

背部筋结到底在哪里呢?您可以自己摸一下肩胛骨的外侧位置,观察是否有僵硬、条索状的组织存在,如果有,这就是您的背部筋结所在了。

针对背部筋结,特别给大家推荐了三个简单易学、在家中很容易操作的“抻筋”方法。例如:抱肘收肩。如图操作,请注意用两手尽量将两臂向内收紧,起到抻拉背部筋结的目的。

腰背部有筋结,不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行动不利,还会影响脏腑功能。很多内脏疾病,都可以在腰背的俞穴上有所反映,比如有心脏病的人,可能会在后背第五椎的位置——心俞,摸到有筋结存在,点按会有疼痛等症状。甚至很多闭经、尿失禁等肾脏疾病,也可以通过腰部俞穴进行治疗。

请大家四指向前,拇指向后,双手叉腰,拇指所在位置就可能有一个腰部最常见、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筋结——腰三横突筋结。很多人的腰部疼痛都是源于这个位置,因为它是腰部负担最重的地方,而且由于结构关系,也是最脆弱的地方。对此,有三个腰部“抻筋”动作,可以预防甚至治疗腰部疾病,如:托天转腰。

3.筋结、膝关节退化、股四头肌、抽筋、腓肠肌痉挛、地机穴

人老先老腿,腿上的筋结多了会引起很多问题,不仅仅是外科疾病,很多内科疾病也和腿上的筋结有关。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膝为腿部主要肌肉的肌腱的汇聚维络之处,中医认为“膝为筋之府”,但在我们膝关节髌骨的下方,有内外膝眼二个穴位,这二个地方往往是膝关节劳损及最先出现筋结的位置。

我们可以用手指在内外膝眼二个位置按揉,会发现手下有“咕噜咕噜”的感觉,膝关节过伸或劳累后疼痛,这就是筋结。膝眼筋结比较严重的人,通过外观就可以观察出来,大家可以把膝关节伸直看一看,如果膝眼是凹陷的,说明你的膝关节还可以,如果你的膝眼鼓起来了,摸到了硬硬的筋结,并且按着还有些疼,就说明膝关节退化的比较严重。

这种筋结其实是一种脂肪垫损伤。脂肪垫是人体的减震垫。坐轿车和坐拖拉机最大的区别就是震动感不一样,因为轿车有避震器,而拖拉机没有;膝关节也一样,跑跳走都要用脂肪垫来减缓膝关节震动,特别是下台阶,它所承受的压力更大。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

缓解膝盖筋结,我们可以做以下两个动作:

我们在正常行走或在上下楼梯时,突然感觉膝关节吃不住劲,腿发软,差点跪下,有时候还会因此引发意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打软腿”,又称“腿打软”、“膝盖打软”,但是问题却不在膝盖上,而是股四头肌出现筋结、肌肉力量减退,这也是膝关节退化的前兆。所以如果频繁的出现“打软腿”的情况,医院检查是不是出现了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股四头肌是膝关节伸展的力量来源,举个例子说,不经常锻炼的人爬山时间长了会腿抖,这也是股四头无力的表现。股四头肌缺乏锻炼,时间长了,股四头肌肌筋的髌骨两侧就要出现筋结了,那时就不是打软腿了,就该关节僵硬打弯费劲了。

有两个腿部的抻筋方法,对于延缓膝关节退化很有作用。

1.内收外放:坐在椅子上,双手合掌相对,放在两腿之间,双腿尽量内收夹紧,双手尽量外展,持续对抗10秒钟;再将双手放在大腿外侧,双腿外展,双手内收持续对抗10秒钟。重复20遍。

2.双足争力:坐位,双足跟交叉,下腿向前伸,上腿下压,相互争力坚持10秒,然后两腿交换重复动作。重复20遍。

很多人都有抽筋的经历,我们平时说的抽筋,就是筋缩,肌肉的挛缩,小腿抽筋比较常见,年轻人多发生在剧烈运动之后,老年人则夜里多见。小腿抽筋在医学上称之为腓肠肌痉挛,发作时非常疼,能摸到一个很大的硬结,持续时间大多由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现在一说抽筋就是缺钙,其实这是片面的,缺钙只是抽筋的一个原因,其实抽筋的原因很多,缺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都能引起抽筋,但是抽筋也有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表现。尤其是有心血管病、脑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家族史的中老年患者,当出现下肢酸痛、抽筋、行走不利等症状时,应当首先排除临床最常见的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引发的下肢动脉闭塞症。

发生腿抽筋,可以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侧脚的大拇趾,然后慢慢将脚掌向自己头面方向拉,这样可拉伸腓肠肌,再慢慢伸直脚,然后用力伸腿,就不抽筋了。但是很多人身体柔韧性有限,无法在伸直腿的情况下够到大脚趾,这时可以用趾点承山的办法来缓解抽筋,用健侧脚的大拇趾放在痉挛腿的承山穴下,用腿部自身重力点按约1分钟。

双足互踩:容易痉挛的脚在下,脚掌平踩住另一脚的脚后跟,然后足跟后压,使小腿肌肉有牵拉感并持续10秒钟。

有一些内科疾病确实和我们的腿部筋结有关,有一种中老年常见病可以通过腿部筋结及早发现、及早预防。

腿部有个穴位叫地机穴,地机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这是一个很容易出现筋结的部位。如果您轻轻点按这个位置就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感,这说明您的血糖可能出现了问题,有患糖尿病的风险,或者已经是糖尿病阶段了。随着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筋结由软变硬,疼痛由轻到重。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地机穴附近是否有筋结,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及时检测血糖。

平时可以经常揉按这个位置,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调整胰腺功能。

(原文整理自.9.24-26日养生堂视频:付国兵讲“身有千千结”1-3,有删减。)

*铜梳子丨刮痧板护发健脑、疏通经络点击图片,带走*铜梳子~文章转自付国兵讲“身有千千结”允中父母学堂编辑部整理

相关阅读

收获健康身心,提升职场幸福——允中企业学院职场健康专题系列课程开启

18道素食养生汤,收藏起来自己做

“多吃水果有益健康”,你被误导了吗?

水果吃出病的多,还是吃出健康的多

小儿推拿消积食

秋燥来袭不用怕,掌握这几招,滋阴养肺“么麻达”(陕西方言)

望诊识脾胃——最实用易学的调理方法!

生活本是健康的艺术——十二时辰无病法

父母的坏情绪和压力也会让孩子脾虚

李玫瑾教授:3岁立恩,6岁立威,12岁立价值

古人"六养":水声养耳,绿草养目,观书养心,弹琴养指,杖履养足,静坐养筋。

咋让孩子不近视?快试试“20-20-20-20”护眼法吧!

谈掌捂疗法:手心的温度就能治好多病

这样睡,拯救你的工作和身体,人人都需要拥有的高效睡眠法

解绑湿对脾胃的操纵

每天三片姜,健脾胃、祛寒湿、降血脂想要皮肤干净,先来化掉痰和湿米汤为何被写进诊疗方案,任何米都可以吗?躺着也能养脾胃,手把手教你接地气这么梳头,让头发越梳越多久视伤血,再睡依旧疲惫,是你眼睛太累,养“眼”妙招全在这儿了两个试验告诉大家,病*的传播可以多可怕刺血治百病:扎四缝,很管用,操作熟练还不疼!南怀瑾先生:培养孩子这些珍贵特质,比考试成绩更重要如何培养出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孩子?重磅!教育部权威发布:中国的“高考指挥棒”将指向全面素质教育真正地尊重学生,就要把他们当成“读书人”来对待郑也夫先生谈中国教育教育中,“人”是怎么不见的洪兰教授: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就是运动、阅读和游戏招募长期有效↓允中礼贤|期待与久别的你重逢,共同创造新天地!自立立人,破茧成蝶——“乡恩行动”志愿者招募开始啦!

益品好物推荐,点开看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有千千结怎样预防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