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生儿护理
TUhjnbcbe - 2020/11/13 19:38:00

一、什么是正常足月儿?

是指胎龄满37-42周出生,

出生体重在-g,

无任何畸形和疾病的

活产婴儿。

二、新生儿生理特点

(一)呼吸系统:胎儿在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分娩后新生儿的第一次吸气后紧接着啼哭,肺泡张开。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规律常不规则,频率较快,40次/分左右。主要靠膈肌运动,以腹式呼吸为主。

(二)循环系统:胎儿出生前循环功能主要是有母体承担。新生儿出生、脐带结扎后建立了自己的循环,与胎儿在体内的胎儿循环方式不同。新生儿的心率波动很大,-次/分,平均-次/分,血压平均70/50mmHg。

(三)消化系统:吞咽功能已经完善,但胃成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达,易发生溢乳和呕吐。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胎粪,约2-3天排完。胎粪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等组成,呈墨绿色,若超过24小时还未见胎粪排出,应检查是否为肛门闭锁及其他消化道畸形。

(四)血液系统:足月儿刚出生时白细胞较高,第3天开始下降。由于胎儿肝脏维生素K储存量少,凝血因子活性低,出生后常规注射维生素K1。

(五)泌尿系统:新生儿一般生后24小时内排尿。如生后48小时无尿,需要检查原因。一周内的新生儿每日排尿的次数会达到10余次。

(六)神经系统:新生儿的脑相对较大;大脑皮质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一般每天要睡觉21-22小时。

(七)免疫系统:新生儿对一些传染病如麻疹有免疫力而不易感染;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人乳的初乳中含较高免疫球蛋白A,应提倡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抵抗力。

(八)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室温过高时足月儿能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但如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发热称“脱水热”;室温过低时可引起硬肿症。

三、常见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内,由于吃奶少,排出胎粪和小便又通过呼吸和皮肤蒸发水分,出现体重短时下降,但一般不超过体重10%,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如果下降很多或恢复得迟,就应该看医生。

2、生理性*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约50%-60%的足月儿和超过80%的早产儿于出生

后2-3天会出现皮肤*疸,4-5天达高峰,一般

情况良好,足月儿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

3-4周。如果*疸出现在生后第一天或退后又出现,需要看医生。

3、乳腺肿大:生后第3-5天,男、女新生儿均可发生乳腺肿大,切勿挤压,以免感染。一般生后2-3周内消退。

4、“马牙”和“螳螂嘴”: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白色小斑点,俗称“马牙”,于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新生儿面颊部有脂肪垫,俗称“螳螂嘴”,对吸乳有利,不应挑割,以免发生感染。

四、日常护理

(一)保温:

1、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对于新生儿测量腋窝温度是最准确和方便的,腋窝的温度是36.5-37.2oG,低体温和高体温都提示异常状况。

2、新生儿居室环境温度:居室应该通风、温度适宜,最适宜室内温度是24-28oG,并且应该保持50%-70%的湿度。

2、呼吸道日常护理:

(1)避免呛奶:孩子在剧烈哭闹的时候尽量不要进行喂养,以免由于呼吸、吞咽不协调引起呛奶等异常情况发生。在发生呛奶后,应该在第一时间让孩子侧卧,用柔软易吸水的物品吸尽口腔中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正确的睡姿:为保证呼吸道通畅,睡姿正确很关键。新生儿呼吸道官腔狭窄,受外力作用后容易变形,影响呼吸道通畅。可根据情况使用或不使用枕头。(躺偏头)有喉软骨发育不良或舌根后坠的新生儿可以选择侧卧的姿势。

(三)预防感染:

1、新生儿居室通风应该良好,最好的消*就是通风。

2、接触和护理新生儿的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接触新生儿之前勤洗手。

3、减少与新生儿的亲吻、长时间面对面呼吸等亲昵动作,减少因直接接触而引发感染的情况。

4、接种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相关疫苗。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生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