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股骨髁剥脱性骨软骨炎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
TUhjnbcbe - 2020/12/6 0:10:00

本文由作者整理自网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术是治疗股骨中等至更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直径大于15mm)的首选方法,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股骨髁剥脱性骨软骨炎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术的手术技巧。

体位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

大腿近端放置气囊止血带。

侧方支撑柱放置于大腿近端,与止血带水平,并确保行外翻应力试验时内侧间室充分张开,便于关节镜检查。

患者麻醉镇静后,从同侧髂前上棘获取BMAC。

关节镜检查

常规诊断性关节镜检查,测量病变大小,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同时处理合并半月板病变。

通常,用于股骨髁病变时选择新鲜股骨半髁,而异体股骨远端最好用于滑车周围病变。打开移植物浸泡于抗生素无菌生理盐水中。

▲关节镜下检查股骨内侧髁损伤

A:空心铰刀导钻确定病变部位

B:通过导针使用空心铰刀

入路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髌旁内侧或外侧关节切开术。如果是股骨内侧髁部位病变最好使用髌旁内侧关节切开术,而股骨外侧髁病变最好通过髌旁外侧关节切开。

大腿止血带充气后,沿着髌骨和髌腱的内侧边界切开皮肤,直到股骨伸肌支持带。

▲计划切口和关节切开方法

髌旁关节切开术是从髌骨中央到胫骨平台远端。紧邻髌腱保留5mm软组织瓣,便于关节缝合。

常规切除髌下脂肪垫以增加暴露,同时能降低髌下痕形成的风险。

在股骨髁外侧边缘放置牵开器,在髁间窝放置直角拉钩来最大限度地暴露切口。

屈曲膝关节,尽可能地通过小的皮肤“窗口”观察关节内病变。

病变/受体部位准备

使用制造商提供的测量圆筒,选择适当尺寸的空心圆柱体以匹配病变部位直径大小。如果移植部位呈长椭圆形或太大而不能用单个圆柱移植物,倾向于将两个圆柱移植物堆叠放置成“雪人”样排列。

导管应垂直于关节面,且病变应至少在其边界3/4处。通过导向器的中心槽插入克氏针。

使用与量筒尺寸相同的套管扩孔器将病变部位钻至8~9mm的深度。用直尺在12点钟、4点钟和8点钟测量受体部位的深度。

▲完成病灶清创后,按照表盘标记、测量病变的深度以确定移植体的理想尺寸

供体部位准备

理想的供体部位应高度匹配受体部位的整体曲率半径和轮廓。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半髁或股骨远端髁)被认为最符合人体工程学结构。

固定移植物后用取芯扩孔器切取移植物。

▲新鲜同种异体股骨半髁固定于移植台上,将环钻放置在选定好的位置以准备切取移植物

适当尺寸匹配的环形钻用于快速钻孔,同时进行盐水冲洗以防止组织发生热坏死。

▲环形钻切取移植物

一旦钻到预定深度,使用微型摆锯从股骨髁分离移植芯“塞子”。摆锯垂直于移植芯的长轴方向,而且深度大于预期的移植物深度。

使用标记笔标记嵌入关节面上的12点位置,直尺在预先测量的相应12点、4点和8点位置标记移植物的适当深度。

采用移植物夹持器沿圆柱方向将移植物夹持在标记位置。使用摆锯沿夹具平面切割圆柱体。这一步类似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开髌骨。

▲每处移植部位需要准确测定深度,并沿着移植物表面切取移植物,以使移植物大小与相应的受体大小一致

完成后,移植栓角度呈轻度倾斜,以便容易插入受体部位。另外,将骨软骨栓的骨侧(与关节软骨相反一侧)植入到松质骨基底,并敲击移植栓继续进入1~2mm深度这样提供了移植栓的固定效果。如果在插入期间感到骨软骨栓高出受体软骨,则应切除一部分松质骨使移植骨软骨栓与之齐平。

再次暴露受体部位,将骨软骨栓浸泡在BMAC的骨髓抽吸浓缩液中。

▲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栓浸泡于骨髓抽吸浓缩液中

移植物植入

再次显露病变部位,用小克氏针或钻头对受体松质骨床进行多次钻孔。将剩余的BMAC注入缺损的底部。

将供体移植物垂直于缺损部位并临时放置在受区部位。用手加压以使移植物固定牢靠。在移植物几乎完全固定且仅几毫米突出时,击入器一半置于移植物表面,另外一半放置在受体部位股骨髁软骨表面击打,这有助于防止移植物的下沉。注意轻轻地撞击移植物,因为过度用力会损坏关节软骨,导致软骨细胞死亡。

移植物通过压配固定获得初期的稳定性,不需要额外固定。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术的开放(A)和关节镜(B)下视图,移植物紧压在病损部位

闭合伤口

伤口彻底冲洗,止血带放气、止血(通常脂肪垫是出血的来源)。

采用常规技术闭合伤口。

术后方案

患者通常在手术当天出院。

脚趾接触式负重,膝关节保持伸展状态,持续1周。

第1周后允许0~90°范围内活动。

第4周后开始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

本文由作者整理自网络,仅做知识分享。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股骨髁剥脱性骨软骨炎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