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睑袋切口面中部提升术
TUhjnbcbe - 2020/12/13 22:01:00

随着时间的推移,颜面形态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多因素的。特别是近期对面部皮下脂肪室的报道,更丰富了衰老的解剖学原因。年轻时面部组织是饱满的,但到了中年,便变得平坦。由于重力的作用,面部韧带及脂肪室间纤维松弛。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组织萎缩,组织量减少,使软组织变得缺乏支撑,因此,出现了松垂。在年轻人的面容中,面部美学单位之间是一个光滑的过度;到了中年,面部美学单位出现了明显的分界线,在面中部尤为明显。

术前设计

于距下睑缘约2mm处设计切口线,达解剖外眦处转向外下方约45°再设计长约10mm的切口设计线。该延长切口设计线可根据求美者老化松垂情况确定。于站立位时,在每侧面部设计悬吊A、B、C点及固定点A′、B′、C′点。A点是鼻唇沟的起点,近鼻翼;B点是鼻唇沟的末端,近口角;C点是A点向外的水平延长线上,且AB=BC。A′、B′、C′点分别为内眦、瞳孔、外眦垂线的眶下缘上(图1)。

麻醉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做眶下神经阻滞时,为减轻求美者的痛苦可不必将针头完全插进眶下孔内,而只是在孔周围注药。使麻醉药通过扩散达到阻滞的效果。同时,于下睑及设计的悬吊点皮肤处做局部浸润麻醉。

分离

自切口设计线切开后,于皮下分离达近眶下缘处。分离眼轮匝肌时,需保留近下睑缘约2mm的眼轮匝肌。于眼轮匝肌下向弓状缘分离达骨膜。保留弓状缘头侧部分骨膜,以备加固眶隔用。于弓状缘尾侧,骨膜下分离以备固定钛钉用。

加固眶隔

用6-0尼龙线将眶隔膜栅栏状或网状收紧并固定于弓状缘骨膜上。通过对眶隔膜的加固收紧,将疝出的眶隔脂肪恢复平整。

固定悬吊点

剪裁一宽约10mm、厚约1.5mm、长与睑裂等长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片,将其置于钛钉与骨之间,于A′、B′、C′3点处固定钛钉。利用埋没导引技术分别悬吊A、B、C3点,确定3条悬吊线稳固的缝住悬吊的软组织后,缝合固定于相应位置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片上。避免悬吊点出现皮肤陷入的“酒窝”样改变。

外眦锚着术

修剪眼轮匝肌,于下睑缘外3/4处做一小的眼轮匝肌肌瓣,使其向眶外缘骨膜(眶外缘中点)上缝合时,眼轮匝肌肌瓣能平整地向上、向外提紧,下睑缘被提升。

皮肤修整

切除多余的皮肤。切记宁少勿多。如有必要,术中嘱求美者呈坐位,判断效果。

术后处理

术区冰敷72h。换药后,可用胶布将中面部组织向上牵引,以减少张力。可适当延长拆线时间。

对面中部提升术的理解

面中部提升术的本质是解决面中部各种软组织结构松垂、移位的问题。其软组织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重力作用,面部各种固定结构松弛变长,导致面中部以外的软组织从外上方向内下方约呈45°向面中部集中;另一方面是面中部软组织因重力作用向下移位。此外,由于眶下缘周围软组织容积的减少,亦可造成软组织下垂的假象。

要想解决面中部的松垂老化问题,同样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将面中部的皮肤及软组织向后上方呈45°提拉、收紧,这可以通过SMAS除皱术达到部分效果。

②需要将眶下的软组织垂直向上悬吊,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③针对软组织容积减少的问题,可以通过填充来解决。其可分为注射填充及手术填充,本文主要涉及的是后者。综上所述,面中部提升术从广义上来讲,实际上包括许多方法和技术。各种技术和方法可以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以达到较理想的面中部提升、年轻化的效果。本文所指的面中部提升术只是一个狭义的经睑袋切口向上提升软组织的方法。

面中部提升术的解剖学问题

面中部老化主要的解剖学特征是颧脂肪垫的松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考虑在解决面中部老化问题时,以悬吊颧脂肪垫为主。为了以最小的损伤解决最大的问题,我们选择了多点的埋没导引悬吊技术。眼轮匝肌下脂肪垫(subocularisoculifat,SOOF)、颊脂肪垫和眼轮匝肌也有程度不同的松垂。本文采用的眼轮匝肌肌瓣外眦锚定术,是提紧松垂肌肉、保证防止下睑退缩甚至外翻的有效方法。

面中部提升术后的效果分析

面中部提升术术后会因面中部软组织的提升、堆积甚至折叠使颧骨区看起来较术前明显饱满、突出。故求美者中五官比例协调,骨骼轮廓小者,术后效果会更佳。此外,若双侧骨性结构不对称,则术后不对称的情况会更明显。因面中部软组织提升后,大量软组织覆盖于骨性结构表面,对原已存在的问题产生放大的效应,故不对称情况会更明显。术前需与求美者明确交代。在面中部提升术中即可见明显的软组织的提升效果,有少数患者出现了下睑退缩的体征有以下几点原因:

①术中切除过量的眼轮匝肌及皮肤。在术中若达到了较明显的提升效果,相应的就有较多的多余眼轮匝肌及皮肤需要切除。若一味追求术区平整的完美效果,去除过多的组织就容易出现下睑退缩的并发症。

②拮抗重力的作用减弱。面部软组织松垂的原因之一是重力的作用。术中可见求美者在坐位和仰卧位时,面中部提升效果是不同的,以仰卧位时为佳,可见重力作用对其影响很大。术后求美者在重力和/或牵拉、运动的作用下,悬吊线可能会切割软组织,使之松脱。由于术后面中部提升的力量主要依赖于悬吊的三根线,若其松脱,向上的提升力量势必减弱,甚至消失。再加之术中切除了部分眼轮匝肌,使其拮抗重力的作用亦减弱。

③瘢痕的牵拉。

那如何避免下睑退缩的情况发生,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①术中严格按照“睁眼、张口”的方法判断欲切除的皮肤量,宁少勿多。

②对于眼轮匝肌的处理,可少量切除后,再采取眼轮匝肌肌瓣外眦锚着术。其效果较好,并能有效地防止下睑退缩地发生。

③术后应用胶带协助悬吊面中部。此外,嘱求美者避免早期牵拉术区,避免早期跑跳等剧烈运动。

求美者术后有重新出现睑袋的体征。分析有以下2点原因:

①因术中先固定眶隔,后提升面中部。提升后,由于软组织的堆积或挤压,使脂肪再次疝出。

②填充眼轮匝肌后出现的后果。

(葛春颖,吕宁,苏晓玮,张晨,王志*)

本刊可以手机阅读

欢迎投稿和订阅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稿约

面中部脂肪垫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中面部年轻化中下面部除皱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睑袋切口面中部提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