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关键词:新年买新鞋本文专家
*东锋(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
侯晓晖(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系副教授)
陈明春(医院皮肤科副教授)
鞋子,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选购、穿着、保养,与足部健康乃至全身健康息息相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年逛街,携全家老少买新鞋,您准备好了吗?
宝宝穿什么鞋子
大多数情况下,在宝宝开始走步之前,没必要给宝宝穿鞋。宝宝能够站立和行走后,如果条件适合,让他大部分时间光着脚很有好处。
宝宝的脚底最初是平的,站立和行走时有力地使用双脚,会逐渐使脚底略拱起来。在不平或粗糙的表面行走,可以促进脚部和腿部肌肉的使用。
如果能让宝宝光着脚在室内走动到2~3岁,或者在室外,如温和的海滨、沙滩或其他安全的地方光着脚走路,对宝宝是十分有益的。
当然,在户外行走或其他的危险路面行走时,需要穿上鞋子。大多数情况下,建议给宝宝穿半软底鞋,鞋子要略大一些,不使脚趾感到挤压,但也不能大得一抬脚就掉下来。
宝宝的脚长得非常快,有时候过两个月鞋子就穿不上了。因此,家长应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即每过几周就要摸摸宝宝的鞋子,看看这些鞋子还能不能穿。宝宝站立的时候,合适的鞋子脚趾前应该有半个趾趾甲大的空隙。
“给孩子买新鞋要避免“三大误区”
大一号的鞋或“二手”鞋
大一号的鞋子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孩子容易摔倒;二手鞋不一定合脚,会影响双足的发育,容易出现足部问题。
鞋底过硬的鞋子
过硬的鞋子不但不能增加支撑力,反而会使关节负担加重,产生劳损和脚部疼痛;应该选择鞋底较软、减震力强的鞋子。
高帮的厚棉鞋或靴子
冬天的鞋子要保暖,这肯定没错,但若是在温度较高的室内穿,就可能产生脚汗而引起真菌感染。所以,建议在家备一双轻便的单层鞋。
为父母选双好鞋
老年人足部由于增龄性改变,在选鞋穿鞋的时候尤应讲究。
1鞋号
不同厂家生产的鞋虽然鞋号相同,但是鞋的大小和舒适度可能不一样,而且脚的大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因此,买鞋应尽量到商店试穿,而且最好下午去买鞋。
脚在下午的时候会有轻度肿胀,在血液循环不好的老年人,这种肿胀会表现得更为明显。试鞋的时候,最好站起来走几步,感觉一下。
2鞋掌
注意避免挤压脚趾,长期的挤压势必造成脚部畸形,所以,鞋掌部应该宽一些。鞋的前部最好略为上翘,保持些许空间,这样可以不使脚趾受到挤压。
3鞋跟
很多老年人习惯穿平底鞋,觉得平底鞋舒适平稳。其实不然,老年人肌群协调能力比较差,穿平底鞋会增加起步的应力,容易扭伤足踝。
随着年龄的增长,脚跟部的脂肪垫渐渐萎缩,迈步时吸收地面对人体的冲击力的能力就将减弱。
因此,建议选择有点跟的鞋,跟高2~3厘米为佳,更有利于足部保健。鞋底材质也要考虑,应具备良好的防滑性能。一些身体肥胖或患有高血压的老人,最好选择一双合脚的软底布鞋。
女性鞋子怎么穿
冬日穿靴子,存在健康隐患
女士们在冷天会纷纷穿上各式各样的高筒皮靴,可是,长期穿高筒皮靴也有健康隐患。
例如皮靴偏小穿着不适、靴腰过紧、靴跟过高等,使足背和踝关节处的血管、神经受到长时间的挤压,造成足部、踝部和小腿处的部分组织血液循环不良。
而高筒皮靴透气性差,行走时足部散发的水分无法及时消散,这就给厌氧菌、霉菌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从而易患足癣。
未成年女性不宜穿高跟皮靴,如果一定要穿,回家后应及时脱掉皮靴换上便鞋,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
建议靴子和平底鞋交替穿。此外,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洗脚,可以消除足部疲劳。
穿高跟鞋,少爬楼梯
高跟鞋令女性魅力无穷,使女性身形更加挺拔。但由于高跟鞋的设计不符合人体力学,因此,长期穿着高跟鞋行走,往往会导致腰酸背痛、脚痛等症状。
据研究,穿着高跟鞋且经常爬楼梯的女性,膝关节负荷压力是体重的3倍;穿着高跟鞋下楼梯时,更可增加7~9倍的压力,可见高跟鞋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高跟鞋的‘健康标准’是跟高7厘米以下,超过7厘米,鞋跟就成了双脚的刑具。鞋跟的高度最好在3~5厘米。
那么,穿高跟鞋如何能既美丽而又不痛呢?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当然是换双平底、软底的鞋。当然,也有一些办法可以减轻足部的不适:
平时不要总穿相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脚部同一处经常受到挤压;
如果不想换鞋,可以考虑加一个前足软垫,能更好地吸收振荡,同时让足底触地柔软而减少疼痛的产生;
平时多注意脚部的保养,养成热水泡脚的习惯,并适当按摩一下;
穿高跟鞋走路时应注意休息,休息时可以把脚尖翘起,活动一下小腿;
穿尖头的高跟鞋时,就要注意有时间尽量活动一下脚趾,这样可以舒缓一下,防止同一部位受到过分挤压。
如因出席正式场合不得不穿高跟鞋时,专家建议女性尽量不要弯腰曲背,避免蹲跪或爬楼梯,也不要经常进行疾走快跑、上山爬坡等对膝关节冲击力较大的活动。
(编辑:谭靖雯)
大家都在看
连外国人都抢着要枸杞,原来它的功能这么强大!现在知道还不晚…
这个东西全身都是宝,防癌抗衰老,几块钱就可以买到!
这8种食物功效堪比人参,90%的人都不知道,省下一大笔钱!
▼
▼
(还有)
▼
▼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点这里
投稿、合作、调戏家医君,请戳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